https://www.funssy.co/d_aGF4b3d6bnFRN2lMUmZSdWRGQjFadz09

10個市面上你不知道的「人造出來的假食物」 大多數人每天吃下肚 卻不懂自己被騙了 XD

現代人越來越容易生病不是沒有原因的,也許你不知道,但市面上有太多太多的食物並不是你想像中的真食物,都是「人造出來的」,你以為的食物和你吃下肚的食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今天為你帶來 10 個多數大馬人不懂的「我們吃進肚裡的食物謊言」,看完可別嚇到了。 吃火鍋常見的蟹柳,是許多人的最愛,但你不會真的以為自己在吃蟹肉吧?其實它內容物中竟然一點蟹肉都沒有!它不過是種用魚靡加工製成的,再添加了

https://www.funssy.co/d_aGF4b3d6bnFRN2lMUmZSdWRGQjFadz09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miau715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miau715 查核回應
原文可能是來自中國的危言聳聽假新聞,大多並不符合台灣狀況。
特別要指出鮭魚顏色的部份所寫的色票為 DSM 公司出品,該色票是用於提供為鮭魚肉色分級的依據,可避免因個人觀感不同而造成的分級誤差,與可以自己調鮭魚肉色毫無關聯。
然而蟹肉棒(文中所稱蟹柳)確實並非蟹肉製品,而是魚漿製成;便宜的 Wasabi 也確實不是真的山葵,而大多是辣根與色素製成。
食安問題需靠自己多加注意,購買食品前先閱讀成分表便可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許多不想要的化學物質。

資料佐證

https://www.dsm.com/markets/anh/en_US/products/products-solutions/products_solutions_tools/Products_solutions_tools_salmon.html
https://efoodtaiwan.com/2018/01/26/關於那神秘的蟹肉棒/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357105997

關於那神秘的蟹肉棒 -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作者-飴-共同採訪編輯團隊 前幾天小編跟同事一起去吃火鍋,吃到要下蟹肉棒時,A同事開始與B同事爭論起來:到底蟹肉棒的塑膠套要不要拆掉呢? A同事認為塑膠薄膜下水煮會溶出塑化劑,應該要拆;B同事則認為「拆開不就散了,當然是整根吞!」 上網估狗發現,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呢!這週小編就整理了一張表,為同樣有這樣的朋友做解惑吧! 1.蟹肉棒沒有蟹肉 蟹肉棒在製作時是用哪個部位?會連同內臟一起下去做嗎?

https://efoodtaiwan.com/2018/01/26/%E9%97%9C%E6%96%BC%E9%82%A3%E7%A5%9E%E7%A7%98%E7%9A%84%E8%9F%B9%E8%82%89%E6%A3%92/

「哇沙米」其實不是芥末!芥末、山葵、辣根 你分清楚了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有的人把wasabi(哇沙米) 稱為綠芥末,然而,我們吃到的wasabi和芥末其實無關,它的正確名稱是山葵,但很多時候,我們吃到的也並不是山葵,而是它的替代品──辣根。 撰文=碗丸(非營利性美食公眾號「食在十三」的主持人)吃壽司或刺身時,我們常會遇到一個默默無聞卻十分重要的調料──「wasabi」(台灣俗稱「哇沙米」)。辛辣的淡綠色物質,味道鮮明、獨特。在它的點化下,海鮮的味道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357105997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