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零碳排目標與高科技政策下的新保護主義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06/1308:39

一如各界的預期,即使有奔馳汽車等產業高層的表態,公開反對歐盟的開徵臨時額外關稅;可延宕多時才正式做成決議的歐盟貿易委員會,依舊對中國大陸產製的電動汽車,在原本為10%的基本關稅之外,另行追加到最高38%的關稅率。

增加關稅率原本就是普遍的預期,但從各方所推測的25%,一舉躍升到38%,則傳達出頗多的政策訊號。一旦施行4個月內,還無法與中方達成在汽車補貼與產能過剩等的爭議,那麼臨時額外關稅也有可能進展為是一個長期處置。

針對歐盟委員會的宣布,據悉中國商務部在12日晚間,先發出不具名的回應,就歐盟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無視中方部門和產業界的呼籲,對此表達高度不滿;將密切關注後續的進展,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首先,拜登總統的態度與美國商務部決議,對中國電動汽車課徵100%關稅率;更在七強會議(G7)之後,自然給了歐盟委員會有十足的底氣。

其次,剛剛舉行過的歐洲議會選舉,明確排外的極右翼政黨和候選人,紛紛高唱凱歌!何況今年下半年起,適逢歐美國家的選舉年;敢於對中國產製的電動汽車加徵暫時性的反補貼關稅,確實是最廉價的催票手段啊。

再則,歐、美國家既要面對債台高築的財政惡化,何況導入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生產的年代,就業創造與高薪工作的難度之下,越來越會有跨國爭搶的戰局。

最後,於上世紀的80年代末期,主要經濟體紛紛面臨到停滯性通膨,當時由美國與歐盟在反思之後,所共同主導建構的世貿組織與全球化體系,如今則好似是昨日黃花。這樣的保護措施與戰略性思維,往下升級、擴大的貿易摩擦,只是必然的趨勢。

此番歐盟的調查與業者回應的過程,就時間點與資料蒐集,還算完整;因此,也宣布採取差別對待:就配合調查的中國業者,像是比亞迪、吉利汽車等,都在20%以內;反觀,針對其他中國業者則加徵最高額38%的關稅率。考量到與中國廠商有合資的歐洲汽車業者,明顯的自然要打小(新進、疏遠)、不打大(互補性強、合資廠商)。

在這收放之間的應用之妙,皆存乎歐盟與美國高層的一心。至於業者如何調配生產鏈,好在末端市場與技術人力、原料取得之間的再平衡?就是往下高科技業者,所要積極面對的共同功課了。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需要特別留意以下幾個地方: 1. 關於歐盟對中國大陸產製的電動汽車加徵高額關稅的訊息:閱聽人需要注意這個消息是否為事實,可以進一步查證相關資訊,以確保消息的準確性。 2. 討論到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課徵100%關稅率的部分:閱聽人需要留意這個消息是否為最新情報,並思考這樣的舉措對雙方經濟關係的影響。 3. 討論到歐美國家面臨財政惡化、就業創造困難等議題:閱聽人需要思考這些因素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未來趨勢。 總之,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該保持警覺,思考其中所提到的各種情況對全球經濟和貿易格局可能帶來的影響。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