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姜淑禮的貼文

今天下午去聽了王峰醫師的演講,內容實在非常精采。

先分享有關益生菌的資訊。

母親陰道的乳酸菌和乳房周邊菌群,是嬰兒腸胃道菌群的種子,對嬰兒未來腸胃道的健康、過敏等都有很重大的影響。所以現在國外對於非自然產、沒親餵的嬰兒,採用母體的乳酸菌等方式治療。

(關於過敏,嬰幼兒愈早吃固體食物,未來的過敏比較少;不要完全避開過敏原、家裡不要太乾淨,要讓身體建立較好的免疫耐受性,未來將比較不會過敏。)

至於我們是否要吃益生菌。王醫師說單一菌種也是會有類似抗藥性的現象,也就是吃相同單一菌種幾個月後,效果會逐漸消失。所以他建議,找出五、六種可靠的益生菌來源(不同菌株),每種吃個一個月就換,輪流吃,這樣可能比較有效。

至於自製發酵食品,因為不是大量的單一菌種,不會有失效的問題。

*************************
小粒(林靜麗)補充:

母乳訓練課程,腸道免疫,菌落生態,也是重點。
更多的文獻證實,那根腸,有被母乳以外的像是配方奶的沖洗(偶爾幾次配方奶),對純母乳建立的腸道群落也有不可逆的永久影響。
腸道群落是整個生態系統,單獨移植一些菌,影響很有限。純的母乳,配副食品,純母乳能維持的平衡,就是跟有搭配方奶的,天差地遠。
連口腔菌叢,關係蛀牙率,還有大便引起尿布疹的比率都有顯著差異。

母乳讓寶寶,連小腸絨毛膜都不一樣,更緻密,更完整,不會腸漏,讓過敏原跑進去。
因為母乳有益箘生,可以分切各種碎片供養不同種類益生菌,這些益生菌除了維持好的腸道生態,也讓消化吸收有更好的效果。

自然產的嬰兒,出生就親子接觸的嬰兒,一開始住進去的菌落是母親身上的,所以,開刀產(剖腹產啦)要額外回去接觸陰道或是,產檯餵奶,上面餵奶親子接觸,下面縫合。

母乳是隨身藥局,所有可以直接吞噬外來病原體的免疫細胞,白血球,都是由母親的胸腺後熟完成,才會出現在母乳裡面。
親子同室,一起管理母嬰的細菌群落同步,乳汁的免疫細胞,也跟著同步。
如果是嬰兒房,分開的,幼稚園上學的,母親大約會在8小時後,乳汁才有新帶回來的免疫細胞。還會更新病毒碼呢!

太早不能早於4-6個月,應該是6個月,是6個月沒錯。至少不能早於挺舌反射還在的時候。
太早腸道未成熟,弊大於利。
太乾淨的文獻是,洗碗機的家庭,過敏比較嚴重。這個被引起興趣,開始做研究。
弄太乾淨,菌叢多樣性差,反而容易因為少數幾種菌,而發動攻擊引發過敏。
比較髒,尤其是有陽光的土壤那種,孩子有在那些環境活動,過敏比較少,因為身體有辦法辨識各種多元的外來物質、微量元素。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提到了一些關於益生菌、母乳餵哺、過敏等健康相關的資訊,其中有一些內容可能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 1. 關於益生菌:訊息中提到單一菌種會有抗藥性的現象,建議輪流吃五、六種不同菌株的益生菌。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觀點是否有科學研究支持,以及是否適用於個人的健康狀況。 2. 關於母乳餵哺:訊息中強調母乳對嬰兒腸道群落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對免疫系統的幫助。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以及是否適用於所有情況。 3. 關於過敏:訊息中提到過敏與環境清潔度的關係,以及過早引入固體食物可能減少過敏的可能性。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觀點是否有廣泛的科學支持,以及是否適用於所有個案。 總之,閱聽人在閱讀此類健康相關資訊時,應保持懷疑的態度,並在必要時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以獲得更準確的建議。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