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以檢視影片內容

逐字稿

我是民進黨曾經大力推動國會改革的見證者
因為我長久擔任國會記者、主持政論節目
可是呢,我也是這幾天看到民進黨自己打嘴巴推翻自己以前國會改革
變成反改革者的見證者
民進黨最近有三部曲
第一個打架
第二個拖延
第三個造謠聲勢
不要他們以前主張的國會改革
我要好好的審查
大家只要去看立法院的公報
看很多的影片
隨所可得
都可以看到民進黨變成一個反改革的民進黨
民進黨用盡了一切的方法
不排隊、暴力插隊、衝撞、打警察
公批12歲的立法院組長
請問民進黨現在到底在怕什麼呢?
國會改革是一道陽光
它可以射進在暗無天日
還疑點重重的高端弊案
疫苗的黑箱
超失進口彈的黑幕
還有層出不窮的光電弊案
這些弊案到現在都沒有真相
因為國會改革還沒成功
我們期待這些弊案
能夠早一點有陽光射入
讓這些弊案的真相可以水落石出
我今天要特別提醒賴清德總統
在4月7號他說他守護言論自由
他不會讓假信息破壞台灣
一共各種假信息跟仇恨的言論的影響
不僅侵犯了民主體制
當面對緊急危難的時候
錯誤的假信息的傳播
更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我們要問民進黨這段時間
除了打架拖延
有沒有散播很多的假信息
仇恨性的言論啊
有沒有要認知作戰呢
以下我請大家一起來看
三位民進黨立法委員的發言
民進黨現在是不是變成造謠黨了
王定宇在他臉書說
他說這幾天立法院為什麼會發生衝突
他講了兩次
他講說那一天會有嚴重的打架
是因為有兩兆的錢坑法案
就是所謂的花東三法
我要問大家花東三法裡面
有任何文字講到兩兆嗎
這三個法裡面除了花東塊之外
裡面有講到一個2500億的特別預算
國民黨提出來之後
因為民眾黨非常是財政紀律
在我們反對之下
這2500億的特別預算已經拿掉了
第二個另外兩個法
一毛錢都沒有講過
我要問民進黨
你哪個眼睛看到這三個法裡面
有兩兆的錢坑法案
兩兆在哪裡是誰講的
那天我在立法院裡面審法案
我的心是疼的
因為我聽到外面的民眾在喊
不要兩兆的錢坑法案
我要問民進黨
你為什麼用兩兆欺騙民眾
到這邊來抗議呢
第二個你也欺騙了民眾
前一天五一六
朝野協商三黨都講好了
沒有要審花東的案子
哪裡來的兩兆
第二個蘇巧慧說
藍白聯合提出了假改革申案權
她說以後啊
任何人跟任何企業隨時可能來
是這樣嗎
她也沒有看條文
我們的立法院執行新司法裡面
條文講的清清楚楚
你要成立調查聽證委員會
這是非常嚴謹的
我們去統計了第四屆到第十屆的
調查委員會
每一屆只有四屆
就是每一年大概平均只有一屆的
調查委員會
非常的嚴格啊
不容易成形啊
第二個裡面明文規定
很多嚴格的對人權的這個保障
你如果跟案子沒有關
那超市案你不是高端案的關係人
沒有牽扯到高度的公眾利益
你會被傳來嗎
第三個更重要的
當你來到真正你是關係的立法院
有牽涉到商業機密的
也不可能要你要講出來啊
所以他們講什麼
台積電的機密
保不住了可能嗎
個人還有個人的秘密
也是不可能被隨時被暴露的
如果是秘密會議
要有秘密要開秘密會議
如果個人的這個隱私
條文裡面寫的非常清楚
你是可以不用回答這個問題的
所以第三個我要特別請大家注意到
黃捷
民進黨是真的變成造謠黨了
他說啦
他要問一個人
都有可能隨時會被找來
我請大家看第59條之五
第59條之五他講什麼
出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得拒絕證源或者表達意見
包括什麼
第一個你如果涉及的是國家的安全
國防或者外交之國家機密
你可以不要講喔
你可以拒絕喔
如果是逾越了聽證會調查之目的
所提出的詰問跟對質
你也可以拒絕
你也可以不要講
第三個對依行政訴訟之規定
得拒絕證源之事項
你也可以不要講
第四個涉及受法律明定
保護之個人隱私或其他秘密之事項
所以從委員會的成立到要找的人是
要嘛就像超師
像高雄那麼弊案需要找的人
排除完之後還有這樣保護民眾跟企業
所以我要請問黃捷跟蘇巧慧
你們為什麼造謠聲勢
你們不看條文嗎
最後一個事情
黃捷可以從我背後拍我的照片
說民進黨啊邀請我去吃香蕉
這種事情還他們立委來道歉了
一根香蕉後來變成五根
可是我今天生氣的是
這種私人的事情沒有關係
可是像國昌這個大事情
黃捷說國昌進了朝野協商的時候
他反對直播
近 31 日
2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有幾個地方值得閱聽人特別留意或懷疑: 1. 對民進黨的批評:訊息中對民進黨提出了許多批評,包括指控他們反對國會改革、散播假信息、造謠等。閱聽人應該注意這些批評是否有具體證據支持,以及是否存在偏頗或主觀詮釋的可能性。 2. 對立法院議事過程的描述:訊息中描述了立法院內部的一些情況,包括議案內容、立法委員的言行等。閱聽人應該注意這些描述是否客觀準確,以及是否有可能受到特定立場或立場偏頗的影響。 3. 對特定立法委員的批評:訊息中針對特定立法委員的言行進行了批評,指控其散布假信息、造謠等。閱聽人應該注意這些批評是否有事實依據,以及是否存在個人攻擊或誹謗的可能性。 總之,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保持批判性思考,注意訊息中的陳述是否客觀、事實準確,以及是否存在偏頗或主觀詮釋的情況。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